輻射防護與核電站安全
輻射存在于整個宇宙空間。輻射防護是研究保護人類和其他生物種群免受或少受輻射危害的應用性學科。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類。α射線、β射線、γ射線、 X射線、質子和中子等屬于電離輻射,而紅外線、紫外線、微波和激光則屬于非電離輻射。在核能領域,人們主要關心的是電離輻射可能產生的健康影響及其防護。通常將電離輻射簡稱為輻射或輻射照射。 人類有史以來一直受著天然電離輻射源的照射,包括宇宙射線、地球放射性核素產生的輻射等。事實上,輻射無處不在,食物、房屋、天空大地、山水草木乃至人們體內都存在著輻射...
國際基本安全標準的劑量限值主要有哪些?
劑量限值 5年平均值(毫希/年) 任一年值(毫希/年) 職業照射 20 50 公眾照射 1 5 注:我國將頒發的標準等效采用國際基本安全標準。 職業照射劑量限值:應對任何工作人員的職業照射水平進行控制,使之不得超過下列限值:1)由監管部門決定的連續5年的年平均有效劑量,20mSv;2)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劑量,50 mSv;3)眼晶體的年當量劑量,150 mSv;4)四肢(手與足)或皮膚的年當量劑量,500 mSv。 公眾照射劑量限值:實踐使公眾中有關關鍵人群組的成員受到的平均劑估計值...
核與輻射小知識
1、輻射危害 目前電磁輻射污染已成為繼水、空氣、噪聲之后的第四大環境污染。一般受到電磁輻射污染會引起頭疼、失眠、心率不齊等中樞神經的問題,有些人還會出現視力下降、皮膚病,甚至癌癥。同時,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年齡段對電磁輻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即使在超標環境下,也不意味著所有人都會得病,因此大可不必對電磁輻射“草木皆兵”。2、生活中的輻射源 家用電器:電視、冰箱、空調、微波爐、吸塵器等。 辦公設備:手機、電腦、復印機等。 家庭裝飾:大理石、復合地板、墻壁紙、涂料等。 周邊環境:變電站...
萬一發生核事故時的正確行動是什么?
萬一發生核事故,導致放射性物質外泄時正確的防護行動是: (1) 不輕信謠言; (2) 保持鎮靜、聽從指揮; (3) 聽到警報后進入室內,關閉門窗,收聽廣播電視; (4) 聽到隱蔽命令時,進入密封性好的建筑物內,或戴上口罩或用濕毛巾或手帕、衣服等捂住口鼻; (5) 接到服用碘片的命令時,遵照說明,按量服藥; (6) 接到對飲用水和食物進行控制的命令時,不飲用露天水源中的水,不吃當地菜園生長的鮮菜; (7) 當聽到撤離命令時,隨身攜帶身份證、工作證、現金、存折、換洗衣服、首飾等貴重物品...
“神盾—2009”首次國家核事故應急演習成功舉行
11月10日14時20分至17時,我國成功舉行了代號為“神盾—2009”的首次國家核事故應急演習。核與輻射安全中心作為部核與輻射事故應急技術中心,在部應急領導小組、核與輻射應急辦公室的領導和指揮下參與演習,為各級的應急決策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演習現場由環境保護部核安全總工程師陸新元任總指揮,核安全管理司副司長葉民任副總指揮。 演習模擬的事故情景是,位于江蘇連云港市的田灣核電站2號機組1回路主管道發生泄漏,最終導致主管道大破口事故,安全系統因多種原因失效,放射性物質向環境釋放,對核電站周邊...
電磁輻射危害人體的原理
電磁輻射危害人體的機理主要是熱效應、非熱效應和累積效應等。 1.熱效應:人體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電磁波輻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機體升溫,從而影響到體內器官的正常工作。 2.非熱效應:人體的器官和組織都存在微弱的電磁場,它們是穩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電磁場的干擾,處于平衡狀態的微弱電磁場即將遭到破壞,人體也會遭受損傷。 3.累積效應:熱效應和非熱效應作用于人體后,對人體的傷害尚未來得及自我修復之前(通常所說的人體承受力---內抗力),再次受到電磁波輻射的話,其傷害程度就會發生累積,久...
喝紅酒能抗核輻射
生物學家發現紅酒中存在一類有助延年益壽的化學物質,能夠激發一種古老的生存反射從而延長人類的壽命。而且這種名為“白藜蘆醇(resveratrol)”的天然化學物質更能將人體細胞抵抗核輻射的能力提升到正常水平的3倍。 抗輻射延壽至少10年 美國哈佛醫學院的戴維·辛克萊爾博士在上周的學術研討會上公開了紅酒的抗輻射奇功。他指出,紅酒所含的白藜蘆醇作為多酚族植物天然化合物,能刺激一類特殊的酶發揮作用,令人體細胞抗氧化能力大增,抵御核輻射的能力隨之提升至原有水平的3倍。此外,辛克萊爾和同事成功地在酵...

版權所有:山東雙球防護器材有限公司